昨天,第10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三期展会开幕。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背景下,正在举行的第105届广交会被称为“近几年来最困难的一届”,参展企业数量十年来首度减少。251家企业、639个展位,温州向第105届广交会三期提交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报名表”———参展企业及展位数量较之上届双双增加。
从昨天起至7日,广交会第三期展出“纺织服装类”、“鞋类”、“办公、箱包及休闲用品类”、“医药及医疗保健类”、“食品及土特产品类”等5个商品种类,设17个展区。广交会第三期的接洽成交对我市全年的出口至关重要,是我市今年出口走势的“晴雨表”。我市这次参展的鞋类企业就有98家,服装企业30家。鞋服是我市的重点出口商品,占全市出口的35%左右。
251家参展广交会三期的温州企业,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有助于企业树立信心的信息:即3月份我市外贸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信号,同比增速全省第一。归结原因主要有三点:上到国家、下到地方政府接连不断的利好政策出台,三、四月份政策效应便开始凸显;政府积极支持外贸企业,启动全市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市领导多次走访调研外贸企业,帮扶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积极拓展市场。
正值当前着力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本次广交会三期,进入展馆人员须接受体温测试。记者进入展馆看到,我市的康奈鞋业、东艺鞋业、吉尔达、爱好笔业、菲斯特服饰、金州集团等品牌企业均加大了布展力度,大展位的布置给客商眼睛一亮的感觉。记者发现,开幕首日,来的客商并不是很多。对此,我市有关企业负责人说,按照惯例,一般是开幕后的第二天、第三天,客商会多,也是“抢单”的关键时期。
“有困难,但更有信心”,“广交会不仅是外贸出口的晴雨表,更是企业展示的好舞台。对外贸企业来说,保增长就是保证发展和未来。”这成为众多温州参展企业的共识。菲斯特服饰董事长蔡欢天表示,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要保住去年份额,虽然有难度,但更有信心。金融危机面前,首先要保住份额,同时要练好内功。
本次广交会上,政企联手还要办一场温州鞋服“专场秀”。市政府定于5月4日下午在广交会展馆内举办“穿在温州,足行天下”温州鞋服出口品牌推介会,为“温州制造”吆喝助威。据悉,这是地市级政府第一次在广交会上举行此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