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预防HINI,戴着口罩来参观

鞋展设库存批发中心引起关注 王俊伟 摄
昨日,为期3天的第九届中国东莞国际春季鞋展(下称“东莞鞋展”)在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落幕,据悉,本届鞋展共有483家展商参展,参展商比去年增加了30%,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买家参观采购。但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制鞋业受冲击较大,本次展览首次设立库存批发中心以消化厂家库存。
展商逆市飘红增加三成
据举办方透露,本次展会共有483家展商参展,展览面积达21000平方米。
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逾7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登记参观展会,约18000名观众到场。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现状,以往拥有稳定订单而甚少参加展会的企业今年仍然选择参加展会,借以开拓市场,其中东莞本地制鞋企业显得更为积极。主办方透露,本届参展商比去年增加了30%。
记者还了解到,在金融危机下,各地区制鞋业抱团推介成为一大亮点,来自福建省莆田展团、香港鞋业商会展团、东莞鞋成品展团、台湾省鞋成品等7家展团,其中香港鞋业商会展团和东莞鞋成品展团的面积比上届翻了一番。
为了预防甲型HINI流感,主办方在现场发放口罩,尽管如此,一些参展商还是担心金融风暴和甲型HINI流感会影响国外买家参展。
设立批发中心消化库存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制鞋业冲击较为严重,国际市场萎缩,库存积压让众多企业头痛,部分展商向展会主办方建议开设处理库存的通道。鉴于此,主办方借鉴意大利的经验,首次设立了“鞋类库存批发中心”,目的是“帮助企业把库存先卖掉,将现金套回来”。主办方之一的香港雅式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裕伦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因为买家在中心可以少量采购或买现成鞋以节省打办及货运时间。
据了解,约有20万对库存鞋品以最佳价格供买家选购,参与“鞋类库存批发中心”的企业包括飞鹏、日佳、永顺等十余家鞋企。其中永顺鞋业因为以前将原材料多订了,做完订单剩余的布料也做成了鞋,以至于该企业目前大约有一万双库存鞋。
记者在现场看到,库存中心现场吸引了不少买家前去参观洽谈。
金融危机催生鞋企转型
记者了解到,该鞋展往届的参展商几乎清一色是外贸货,但今年出现了新变化,做内销的商家也来凑热闹。
朱裕伦表示,今年的参展商不再“外销免问”,60%的参展商内销外销市场一起做。本届展会安排专人邀请内销买家,已确认参观的国内买家包括百丽、龙浩、家乐福、好又多、麦德龙等。
记者了解到,分厂设在东莞市樟木头镇的贝家鞋业去年已开始加大了内销的动作,开设在线购物网站准备拓展国内市场,今年将增加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扩大内销市场。贝家鞋业负责人王伟表示,该公司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萎缩了近30%,短期内难以好转,这就要求转向内销市场,今年还将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开设连锁专卖店,拓展国内销售市场。
在金融危机面前,制鞋业传统的“代工”发展模式和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贴牌代工到创立自主品牌。“单纯的代加工企业开始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不再让下订单的客户来决定企业的命运。”朱裕伦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他也希望通过展会培育中国本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