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整理剂系列产品
喷胶系列产品
溶剂系列产品
生粉胶系列产品
PU胶系列产品
药水糊(接枝胶)系列产品
万能胶(氯丁胶)系列产品
PU PVC处理剂系列产品
TPR处理剂系列产品
橡胶处理剂系列产品
EVA处理剂系列产品
特殊处理剂系列
硬化剂系列
友情链接
中国服装网
搜鞋网
中国时尚品牌网
中国制鞋机械供应上网
广州展会-第十九届广州国际鞋类皮革展
鞋品牌世家网
鞋料中国企业黄页
广州鞋城在线
东豪top-hope的空间
中国服装鞋帽网
中国辅料网
中国皮革网
中国胶水网
环球鞋网
百度搜索
新闻动态
皮鞋之都璧山精耕细作 让世界侧目(图文)
文章来源:东豪树脂 | 时间:2009/5/31

    在中国西部,没有哪个城市像璧山县这样,一双皮鞋关乎着很多人的生计:县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在皮鞋产业链条上生活,皮鞋创造的产值占到GDP的三分之一。60年前,璧山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县,60年后的今天,璧山靠演绎皮鞋传奇,成为中国西部鞋都,中国轻工业名县。

    璧山曾为抗日将士做军鞋

    璧山县鞋业办公室(以下简称鞋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璧山人制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那时,璧山民间便有鞋匠开始制鞋。后来到了抗战时期,因为需要大量的军鞋支援前方抗战将士,璧山承担起了部分为抗日将士生产军用皮鞋的任务。“那个时候起,璧山县的七塘、八塘、大路等地,就有一些制鞋作坊了,这为后来皮鞋在璧山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在璧山县七塘镇,鞋匠张成孝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张成孝身有残疾,1953年,他为谋生从璧山到重庆,学习做皮鞋手艺。学成后,他回到了璧山本地,开始了修鞋和做皮鞋的营生,他也成了建国后璧山最早一批做皮鞋的鞋匠之一。1977年,张成孝和他的徒弟们搞起了一家皮鞋修补店,同时兼职帮人做些皮鞋。1979年,他搞起了璧山县第一家皮鞋厂。张成孝后来回忆他当初创业的情景时说:“那时还没完全开放,成天担惊受怕,怕万一夭折,饭碗就砸了。”

    张成孝那一批人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弄潮儿。令他们欣慰的是,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发现,皮鞋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需求量越来越大。从张成孝办起第一家皮鞋厂起,璧山县的鞋厂和作坊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多了起来。

    成为中国西部皮鞋之都

    “从上世纪70年代末璧山县七塘镇有了第一家鞋厂起,皮鞋作坊、皮鞋厂逐渐在璧山多了起来,并逐渐向周边乡镇发展,直到形成了璧山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皮鞋作坊的格局。”璧山县鞋办负责人说。

    1995年璧山皮鞋城正式建成投入使用。2001年10月,璧山县提出了创建中国西部鞋都的设想。“仅仅20多年的时间,璧山制鞋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制鞋厂及制鞋作坊遍布城乡,已经成为璧山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璧山县鞋办负责人介绍,目前,璧山全县有1340多家制鞋及配套企业,年产6000万双皮鞋,年产值近50亿元。璧山皮鞋除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市场以外,还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2月26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在北京正式授予重庆市璧山县“中国西部鞋都”称号。璧山县七塘镇还被重庆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皮鞋专业镇”。

    几十年前第一批做皮鞋的张成孝,当初可能想不到,一双小小的皮鞋,被做成了璧山乃至重庆的名片。

    皮鞋巨头们包机来考察

    璧山县鞋办负责人说,是璧山人的诚心打动了许多皮鞋巨头,最终成就了璧山皮鞋今天的辉煌。

    这位负责人记得,2002年,东部一家大型鞋企老总参加鞋博会时,时任璧山县领导主动向其抛绣球:“只要你们愿意来,我们愿意提供最好的政策环境。”出于礼节,这位老总说,各方面条件具备的话,愿意到璧山投资。之后,璧山县多次派出代表团邀请对方,最终,璧山人的真诚感动了对方,谈妥了合作事宜,为璧山县争取到一家皮鞋业的巨头入驻。事后,璧山人才知道,这家企业原本打算投资邻省的,就是璧山的热情、诚恳和主动,打动了他们,让他们最终选择了璧山。

    “在这之后,还发生了一件趣事。”璧山县鞋办负责人回忆,这家老总投资璧山后,还发动东南沿海的皮鞋巨头们包飞机来璧山考察。当初,一些老总不了解璧山,不愿意参加,后来,当他们看到第一批投资璧山的企业都开花结果了,又纷纷要求来璧山考察。

    璧山皮鞋业让世界侧目

    2008年1月10日,璧山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继成功引进国内多家皮鞋巨头之后,一家跨国皮鞋巨头正式签约入驻璧山。

    在这之前,璧山鞋业已经取得不俗成绩:成功赢得了“中国西部皮鞋之都”的殊荣,制鞋业拥有相关企业1300多家、年产皮鞋6000多万双,产值近50亿元,吸纳了近6万多人就业。然而,在璧山人看来,这些成绩仅仅是在创建璧山鞋业王国的道路上征服的一座山峰而已。璧山县领导认为,要让璧山在皮鞋领域走向世界,必须将产品瞄准世界。璧山县在组织鞋企远赴印度、东南亚等地参展的同时,又将目光瞄准了跨国鞋业巨头。正在这时,一个跨国鞋企盯上了璧山,他们认为,璧山有区位优势,皮鞋基础雄厚,很值得投资。于是,这家跨国鞋企决定,在璧山投资1.6亿,建8条国际水准制鞋生产线。

    “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璧山的区位和基础,更重要的是璧山决策层的战略眼光、开放思维和发展意识,与这样的伙伴合作,我们觉得有信心。”签约仪式上,这家鞋企高管如是说。

    璧山县鞋办负责人说,为了让这家企业能够顺利生产,璧山县主动承担起了为其培训制鞋工人的义务,璧山县所做的就是,要让客人来了,马上就有工人用,马上就能生产。

( 信息来源: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