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整理剂系列产品
喷胶系列产品
溶剂系列产品
生粉胶系列产品
PU胶系列产品
药水糊(接枝胶)系列产品
万能胶(氯丁胶)系列产品
PU PVC处理剂系列产品
TPR处理剂系列产品
橡胶处理剂系列产品
EVA处理剂系列产品
特殊处理剂系列
硬化剂系列
友情链接
中国服装网
搜鞋网
中国时尚品牌网
中国制鞋机械供应上网
广州展会-第十九届广州国际鞋类皮革展
鞋品牌世家网
鞋料中国企业黄页
广州鞋城在线
东豪top-hope的空间
中国服装鞋帽网
中国辅料网
中国皮革网
中国胶水网
环球鞋网
百度搜索
新闻动态
台湾鞋业市场分析
文章来源:东豪树脂 | 时间:2009/6/3

  【东豪树脂】 台湾在上世纪 50年代经济尚未起飞之前,国民年均所得约在 200美金左右,在那个一穷二日的6tr代,人均拥有鞋的数量还不到一双。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台湾百姓对鞋的需求当然也随之而提高,不仅是量的增加,同时还质的提升。单以2007年而言,台湾地区年人均所得为 15,122美元,相较 1950年成长了定定 100倍;在每人平均每年穿不到一双鞋的 50年后,台湾人民一年要消耗掉多少双鞋子?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台湾制鞋产业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台湾的制鞋工厂大致上可分成两类:一类是1972年,台湾政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有所谓“客厅即工厂”的D号,鼓励家庭代工、扩大外销,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产业聚落,此类工厂规模都不大,员工人数均在20人以内,主要以样式繁复、少量多款式的台湾市杨为主,间或接一些外销订单;另一类则以制程较简单、能以机械替代人工、工弃标准化,多量少款式的外销市场为王。这些大型外销鞋厂在 1989年达到巅峰状态,全台共有 1423家外销鞋厂,年外销鞋类数量高达三亿双之多;然而此类鞋品,多为OEM生产,不德私自外卖,一些品牌鞋,还得出口后复进口。所以台湾内需市场的鞋,以前述过第一类小型鞋厂所生产的鞋品和进口鞋占据整个市场。

  小型鞋厂的讨分布,以台北县和台南市为代表,两地约各有200~250家的各式鞋厂,总产量约2,000~2,55万双鞋/年;每年春秋二季在台北世贸中心展览馆举办外销展,约百一半的产量(即1,000万双左右)外销,另一半则通过各县市的鞋店销售出去。而台湾近三年的进口鞋,据业界了解,循正常渠道进口、有品牌的鞋类,每年约在1,500万双在左右(据经济部统计资料,2008年1~10月共进口,  215,  33双鞋);然而有更多的鞋是以半成品形式进口,再经前述小型鞋厂再加工、制成成品销售到市面。譬如台湾某知名品牌,工厂设在越南,台湾并无工厂,但半成品进入台湾制成成品,分送全台约350个销售点销售出去,即是一例;此类半成品的进口数量,据业界推测,;一年约4,000万双左右;所以小型工厂生产的1,000万双加上进口的品牌鞋1,500万双,再加上半成品进口再加工的4,000 万双;台湾内需市场一年消耗鞋约6,500万双左右。

  2008年9月,金融海啸袭卷全球,世界上已有许多经济学者对2009年的景气作过预测,台湾鞋市场的情况我们不敢妄自臆断到底萎缩多少,但是可断言外销量一定会减少、进口量也会减少;小型准厂为了跟进口鞋抢市场,价格势必要降低但是因为成本结构不同,和半成品进口再加工的低价鞋又无法竞争,所以  2009年台湾内销鞋产业和市场绝对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消息来源: 中国皮革